书包小说网p站小说-国外情色故事

首页 >p站小说 / 正文

已经弃坑的崩坏3的旧纸堆 #3,月光

[db:作者] 2025-09-10 18:25 p站小说 9060 ℃
1月光

仲秋的黄昏,点起缭缭熏香,静看香炉中的药草发出细微的红光,丝丝火星从碎末边角蔓延,从底部边儿慢慢爬到香草撮的尖上。终于点燃后,稀薄的热气才伴随着淡香从炉中飘起,阖上盖子,柔腻蟾蜍金纹的镂空处飘出若有若无的青烟,在茶室中盘绕而上。我望着那缕飘忽不定的细烟顶端,悄悄消失在空气里,心中似乎也有一层淡淡的幽愁且随那道烟儿隐没了。不禁留心思索,这一幕究竟有怎样释然的意味。
直至飘飘然的轻烟如微波被屋外的山风卷走,并在残阳的如血光晕中,像薄纱滤出一叠脆弱、虚幻的别致时,我方才恍然:这白纱的烟霭又让我想起那天的月色来了。哪怕过了数个旬日,我果然还是淡忘不了。怎能忘却那柔丽、清婉的月光。
那晚,潇潇暮雨之后,空气清爽,昏黄的霞光淡了。皎月从山峰的那面升起来,慢慢将夕色从天际的画布上擦去,为静夜沉沉的雾霭留出空白。客人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,只可惜太虚山除却山色便无更多的趣味招待,唯有这镜湖上的月色值得一瞧。
既然师傅已问道九天,今晚我与客人孤零零对坐画堂也无甚意境,倒不如湖上泛舟了。
不过,太虚山的船颇为简陋,比不得如今外面的客船。在我看来,那艘小舟只是掏空的独木配上一个罩子罢了,与师傅两人坐时尚且促狭,双手展开按住船舷,甚至无需伸直。然而,现在我领着客人上船,一尽地主之谊,当在岸边解下木桩上的船绳时,又忽然觉着要不让镜湖泛起波澜,唯独得这样的小船才行。湖上泛舟却惊扰了月色,岂不因小失大?的确,我还有很多需向师傅学习才是。
扁舟内只放着两侧船舷的长凳,若再放些圆凳、矮桌之类就会堵住过道,但所幸船上顶棚足够短小,遮不了天空,也盖不了月轮。无论坐在长凳哪里,只要微微从地板上抬目,都能在余光中瞥见一线那清丽的颜色。
简陋归简陋,即便是这样狭小的船篷,那也总有窗棂。天明时,乘船者可以随意望见辽远的山峦与苍翠的晴空,顾盼葱郁间小巧的红房与开阔的武场。而在如此幽暗的夜里,通过那雕琢的窗花,仍能看到湖畔密林托起的参差槎桠。晚风中婆娑的叶真是与镜湖一样了,在轻细柔和的沙沙声里倒映着月色,实在不难回忆起大海之滨由波涛卷起的浪尖,看!那有时突兀翘起的零星枝杈,与飞扬的泡沫类似,在月下也明明泛着洁白的光了,恍若霎时生出了飘扬的梨花。
当夜幕沉下来,完全将天空交给云端的月时,我们没有掌灯,直接划开了轻舟。湖面随着鹢首徐徐地荡开涟漪,配合桨声返照出粼粼的光波。在黯淡的水镜与皎洁的玉盘间,我们终于享受到此时此刻上下交辉的清福了。只听咕咕的桨声把我们推往镜子的中央,自己却在终点前望而却步了。是了,湖心清雅孤高的月影,是我们能直接领受的么?也好,那就将自然的月留给自然的水罢,我们之中不是也有月光吗?
船舱里的月光纤细而清瘦,与天空中的月色一样,不盈一握,梦幻不实。身旁苍白秀丽的月辉是漫笼着的轻纱,清癯的面庞折射着黯淡之月的光华,寂静的倩影如此恬淡柔婉。我实在是有些担忧,那冰花般娇嫩脆弱的雪白,真能承受世上的这一切么?我早就知道初冬漂浮的薄冰,在江面轻轻相触就会双双裂开,或沉入水中。
悄悄低头,窥探那从褊袖中伸袒的一只臂腕。好像洁白的美玉上揭下的薄膜,又像精细的凝脂密密铺了一层在身上化作肌肤。注视时,仿佛在雾霭中瞥见了骨骼与青络。
我实在不想在脑子里冒出纤弱、病弱、娇弱这样的词语来,强迫自己不带忧伤地追视月下朦胧的影子。她时而偏向湖中优雅的月,欣赏宛如照亮了湖水之梦的那道宁静的光影,似幻的眸子中闪烁着光,而那光也映在船中月色的眼里;她时而又微微转目,凝视月影之外的镜湖,那时,赏脸的浓云在罅隙间抛出一块星辉,让斑斓错落的银屑洒在如晕的镜子上,瑰丽的光泽暂且吸引了我的视线,只可惜它们立刻被悠扬的晚风掸去了,消失无踪。
她从花窗里微微探身,一窥深渊的湖底,那一刻忧伤的月与自然的月在湖上并列了。我轻轻探身过去,与她一起探视湖水。承蒙云上的抬爱,镜湖的水色不至太过阴暗,我静心细看,却只望见了一侧那悄然的月。
山水之色本是随观者的心象而变化的,宁静的心只会看到宁静的夜,悲怆的观者自然会悲从中来。我的心多半时候是静的,昔日每每眺望湖面修炼止水,都不曾觉得湖面幽邃,也不觉得山林清凉,或月色冷淡。可是,在这时我却觉得这镜湖深得可怕了,不论哪个月色,都是凄婉的,值得同情的。
如果说我的资质愚钝,终究不能参悟自然,那是肯定的,但是如我这般驽钝之人,仍有人会比我更差。我想,在我的同侪与我的后辈中,是没有人比她更凄惨了。才能是天赋,而如此没有才能,那可能的确是诅咒吧。唉,她为什么要留在“座”下呢?湖心的月光是我不当受的,而人间的月光也不当受那“座”上垂怜的月光吧……
想到这里,我又觉得自己无福消受这美丽的月色了。那一刻,淡淡的月影也渐渐飘忽起来,从陋室那边有一道迅捷的光,裹着疾风从湖上掠过,停在船头。我立时缩回身子,微微低下头去,对那只丰姿泰然的斑鹭表示敬意。
斑鹭是月亮的使者,是月神的象征,仅此而言便值得我尊敬了。不过,灵动的斑鹭亲切地靠过来,它扑扇着墨绿的翅膀,停留在月光的肩膀上,栖息在那里,自然张望着湖与船,像人一般欣赏、感受这片时空。
清冽的寂静褪色了,因为斑鹭在夜里一动一动,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。我松了口气:终于退出湖上那袅娜月色对心境的影响了。我有同情是不错的,但原以为不再会有悲喜了。夜色的寂寥中,插入鸟儿晃动的淡影,我的心应是由此洗尽了月光为我画上的悲伤的颜色,可是一会儿之后,我又无法区分究竟是谁给了我哀怨的影子了。
她终究没有逗弄那亲昵的鸟儿,而是怅然盯着窗外的月色——至今,我还没有分清,到底是人在瑶台镜上照出了自己的容颜,还是在白玉盘中本就有不幸的兔子?我到底是来赏月,还是领人来赏月,这怎么分得清呢?
太虚山的夜太长太慢,月色中我们竟然没有陪伴,只有鸟儿还愿意来抚慰我们了。
我好不容易舍得离开船中的月色,仰望起天中的自然之月来。不过,我那时好像看出月上的阴翳了,尽管不美,但还请允许我相信那是月球上的环形山罢!再定睛细看,阴影又没有了,只留一位少女在月中坐着。她并拢双腿,欹斜身子,相貌模糊不清,面容低垂,右手盖住了双眼——她是在偷偷哭泣吗?
我呆立了一会儿,听见了——那是鹧鸪的啼叫。声音似乎融入了淼淼的水波,从四面八方的山风中扩散来了。悲戚的叫声攫住我们的小船了,也攫住我了,它仿佛是跟随着月中少女的悲鸣一起来的。仲秋的夜忽的深了,更深的凉意渗透我的衣衫,只觉袍子都因浸了这哀叹的夜而沉重了。
未等我开口,她便提议说回去了。我连忙赞同。
我们终于上岸了,我终于不用再同时面对天空中与水面上一样哀愁的月了。
数日后,人间的月光离开了。我的山月又恢复清丽孤高的模样了。可是,我总无端想起那一夜的月来,有些东西是我的,有些东西是她的,但在那一夜,一切都溶在湖的月色里,彼此不分了。
今日是中秋,我又想起了她。
望她安好。

乙未年八月十五 太虚宫画风堂 程立雪笔

小说相关章节:悲剧长廊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